阅读历史 |

分节阅读 354(1 / 2)

加入书签

d出,恐怕还有的挑呢。

跟吴伊儿不同,吴俪儿是嫡出,按道理,是要高嫁的,起码要比庶出和认的干亲高嫁一点。

可是 方红卓都是锦衣卫指挥佥事了,正四品的官职。

上哪儿找这样的夫婿去呀

除非是 勋贵。

可勋贵人家结亲,谁不注重对方出身

哪怕现在吴琼已经是翰林院编修了,那也只能说是清贵,而非勋贵。

这就难为人了。

“不用那么计较。”吴有为道:“虽然是同一个祖宗,但是早就分家了,而且 嫂应该是想给她找个读书人。”

文臣和武将,是不能相提并论的。

俩人一边聊着天,一边采杏子。

一直到八月初一,那一天是吴伊儿出嫁的日子。

吴有为给吴伊儿备了多年的嫁妆,按照当年吴佩儿的嫁妆,只减了一千两银子的压箱底钱。

万家乐有万家大哥给张罗婚事,万家大嫂给收拾的新房,就在京城的外城边缘靠近内城的地方,那里住着的都是家境比较富裕的读书人家。

看着吴伊儿一身大红嫁衣,吴有为也有点舍不得了:“女儿啊,虽然说嫁出去的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,但是在我这里不一样,你们永远都是我的女儿,女婿有不好的就回来跟爹说,我管不了他,还有你万通伯伯。

“女儿知道。”吴伊儿眼眶发热,想哭,但是不能哭,哭了会花了妆容,在屋里上妆的时候,她就哭过了。

小时候的事情,她都记得,跟佩儿姐姐一样,心里感激爹爹,要是没有他,不知道自己跟姨娘会怎么样。

“不哭,那小子我见过几次,不错。”吴有为想起万家乐就撇嘴,小白脸儿的样子,幸好眼神清澈,没什么算计,不然他非要揍他一顿不可。

古代女子的名节是很重要的,尤其是大明这个时候,简直已经是病态的了,这小子竟然敢冒天下之大不违,跟未婚女子有了私情。

要是吴有为真是一个明代人,非得将吴伊儿出家不可

而不是现在这样十里红妆的出嫁

不过在,见到万家乐的第一眼,吴有为就理解了吴伊儿的心思。

因为万家乐长得很斯文,是那种很帅的斯文,文人,气质好,长得好,这就是资本。

颜值这东西,古今通用啊

虽然穿的很普通,但是在见面行礼的时候,还是不卑不亢的,不过随后就忐忑了,大概是知道自己也孟浪了,所以对吴有为很是小心翼翼,生怕吴有为不满意,不将吴伊儿许配给他。

虽然最后终于抱得美人归,但是心里对老丈人还是很敬重的,还签了成亲协议,不能纳妾,他也没打算纳妾。

而且学问好,吴有为敢断定,将来肯定会中进士

万家乐给的聘礼,是万喜夫人帮着张罗的,都是很实用的东西,万喜也看好这个侄子,便做主,给他置办了家产。

其实不多,就是宅子,和一个庄子,庄子不在京城,在通州那边,托孟家给找的一处出产丰厚的大庄子,一年有大概一千左右的出息。

足够两口子花费了。

而吴有为将万家给的聘礼都塞在了嫁妆里,带回去。

因为万家乐没有什么家底,这些嫁妆,就是两口子以后的资本”了。

万家乐来迎亲,也被狠狠地为难了一番,要不是吴有为辈分不对,早就亲自出马了。

不过他没去,他指使自己的学生们去了

陶文书院的那群淘小子们,让万家乐一个文科生去做什么化学实验,万家乐哪儿会啊

“诸位,诸位”万家乐苦笑:“可否饶过万某万某真的对这个不擅长

他在陶文书院也就读过两年,尝试着去了解那些奇怪的东西,可是真没那个天赋,在不小心弄坏了三个烧杯,两个量杯之后,不等化学老师开口,他就自己退出了化学课从此不敢再沾化学的边儿。

也幸好,陶文书院是吴有为开设的,那些看着昂贵的玻璃试管并不需要掏钱,不然他觉得,就是卖了自己都赔不起

“红包红包”于是这些半大小子起哄要红包。

跟着万家乐一起来的万喜的儿子们冲上去 撒了好大一阵子的红包雨,终于将这群拦路虎给浇没了,万家乐在兄弟们的护送下,可是进了大门。

催妆诗是万家乐亲自念的,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接到了新娘子,在大厅那里带着新娘子拜别父母。

但是 厅堂上坐着的人,让万家乐愣了一下。

吴有为坐在堂亲的位置上,是理所当然的,但是旁边坐着万通

这不是婆家人吗

另一边,坐着阿珍姨娘。

虽然是妾室,但是吴有为嫁吴佩儿的时候,海娟姨娘也是这样的坐在那里,接受女儿女婿的拜别。

不过随后万家乐就想明白了,他这位叔叔跟老丈人貌似 有点关系

拜别的时候,吴伊儿终于忍不住哭了:“爹爹,女儿一走,您多保重。”

“好了好了,不哭,你是嫁出去了,但你嫁出去也是我女儿。”吴有为道:“他敢对不起你,爹揍他”

万家乐一听赶紧道:“小婿一定好好对她,请岳丈放心。”

“我吴家的闺女这么好,谁得了都得好好对她。”吴有为顺了顺气:“你不错,以后好好过日子。”

拜别阿珍姨娘的时候,倒是很顺利,阿珍姨娘现在对万家乐也很看好了。

老爷都做主了,人都成亲了,她不满意也得藏在心里,再说了,万家乐年纪轻轻,日后前途如何,谁说得准

嫁了女儿出去,吴有为正期盼着回门的日子,结果平地一声惊雷炸响

秋,八月,壬成,立皇子祐樘为皇太子,大赦天下。

正文434 左春坊大学士

所有人都被宪宗皇帝这一招弄了个措手不及

这边刚选妃,虽然身份低了些,可马上,宪宗皇帝就强势的立了太子

当天在早朝上的时候,直接宣读的圣旨。

因为他发现,早朝宣读圣旨,就是既定事实,例如赐婚,知道他们不甘心,不也捏着鼻子认了么。

所以他就来了这一手。

别的事情,他们可以顺应宪宗皇帝的想法,但是立太子,却始终卡着,宪宗皇帝干脆来了个先斩后奏了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